大明公務員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

    大明公務員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

    何夕讓出首輔之位,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滿意的。

    畢竟何夕去位這樣的事情,是影響很多人的利益的。

    甚至有人到何夕面前,向何夕呈上大計。

    什麼樣的大計?

    自然是造反大計。..

    甚至很具有可行性。

    畢竟何夕在北京的潛勢力太大了。即便明面上的軍隊還在平安的控制之中。但是何夕蓄意為之,突然發難,不是沒有將皇城給拿下了。以何夕的潛勢力奪得天下大權,並不是什麼問題。

    只是,這是何夕最不想走的道路。

    何夕奪得天下,最有利的並不是何夕本人。而是新生的資本主義。他們或許還沒有自覺。但是資本主義發生在西歐,工業資本出現在英國,本質上,就是王權的衰落。

    王權控制不了大局,才能讓資本有了野蠻生長的趨勢。

    而何夕如果奪了朱家江山,最有可能的是,中華文明圈內部的分裂,並且長期的戰爭,而為了應對各方面的壓力。何家皇朝在何夕之後,會衰落的比朱家更快,無他,得位不正,必須大規模妥協。

    到時候是資本主義發展黃金時期。但是將來何家王朝的下場,也可想而知。

    何夕終究不是冷血無情之人,他實在不想將自己的子孫後代送上風暴眼上,天竺何家,今後一定是名門望族。累世不衰。但是,皇室何家,很有可能斷子絕孫,從此沒有血脈流傳。

    「另外一條路,就是把持權位,這首輔是可以多任幾年。大人,你春秋鼎盛,不要說做了一任,再做四五任五任,也不是不可以的。甚至,這天下皇帝總是比大臣活得時間少的。大人,您並不比當今陛下大多少。或許,扶二主,鎮社稷,大人也不是不可以做一做的。」

    「此其二也。」

    黃子澄淡然的說道。

    何夕聽了,忍不住大笑,這言語之中,帶著一股不將皇帝放在眼裡的氣氛。

    不得不說,天命觀被打破之後,皇帝從天命到民主,其實影響非常深遠,很多人還沒有從舊觀念之中跳出來。

    比如天命,自然用上天為一家一姓背書。而民主,是受到萬民之擁戴,而成為天下之主,好像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問題大了。

    天命論一起來的其實是血統論,也就是說,皇帝承繼天下,本質上是靠著貴種,也就是老子是皇帝,兒子也是皇帝,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而民主,就是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繼承的。

    總不能說,皇帝老子能被天下人擁戴,皇帝兒子也會被天下人擁戴。這裡面的問題多多。

    不忍細思啊。

    現在很多人都還沒有細想,比如說朱雄英。他雖然精明,但是很多事情上,想得太少了。根本沒有想明白天命觀與民主觀,天子,與萬民之主。看似是一個概念的兩個說法,但是本質上,完全不一樣。

    血統與天命是可以繼承的,而威信與威望,是不能繼承的。

    也就是說,天命觀與皇帝制度,是天然契合,而民主與皇帝是完全衝突的。思想與現實的衝突,為大明王朝埋下了重重隱患。

    只是思想的改變,是需要時間的。很多人沒有這種敏銳的感覺。就好像大部分普通人是看不見寫在政府工作報告與憲法之中的微言大義的。


    這並不包括一些聰明人。

    而黃子澄這樣的人,是一等一的聰明人。同時他跟隨何夕時間最長,又有一段時間閒置,能夠細細思索一些平日不會去想的問題。

    黃子澄自己還沒有覺得。但是他自己已經將對朱雄英的忠誠放

    在第二位,第一位的是對國家與江山社稷的忠誠。

    此刻的黃子澄是名副其實的社稷之臣。

    他其實也最不喜歡何夕篡位的。

    因為這對大明的傷害實在太大了。

    這也是黃子澄來勸何夕的原因,並不僅僅是為了首輔之位。

    何夕正是從黃子澄口中聽出了其中意味。才忍不住大笑。這種笑聲之中,有一種重新認識黃子澄的興奮之感。

    這麼多年了,何夕第一次從別人的口中聽出來,聽出對自己信念的認同。

    這種感覺非常好。

    薪火相傳,一直以來,何夕的想法都是孤獨的行動。縱然知道何夕是未來之人的朱元璋等人,其實也難以完全理解何夕。

    而今,黃子澄今日的思想,並不能讓何夕完全滿意,但是他已經看出來,黃子澄僅僅是一個開始,這也證明何夕的思路是對的。

    而今大明已經算是走向已經確定了。

    反覆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大明帝國主義已經確定了。不可能有反覆了。只是大明帝國主義之後,會走什麼樣的道路?何夕就不知道。

    第一個不知道,是因為他不知道未來有什麼變數,這裡說的未來最少幾十年之後了。何夕是看不到了。

    第二個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帶來的思想在大明本土化之後,到底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朵。

    畢竟,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是德國古典主義哲學,英國政治經濟學,空想社會主義學說。而這三個來源又是根植於西方的社會深處的。

    何夕將自己的學說與儒家相融合。這種融化是互相的。甚至何夕也不能不承認一件事情,儒家最大的特點,是他的可塑性。

    何夕不管多反對儒學,但是並不妨礙,何夕的新學在何夕身後,不,甚至何夕不死,都會被列入儒學之列。

    也就是說,何夕一系列打擊儒學的舉動,恰恰是給儒學續命了。

    這種互相影響,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

    何夕不知道。

    不過,看著黃子澄,何夕忽然有信心了。

    他相信,他相信他的事業,終究是有繼承的人。只要有人嚮往光明。人總是要先前發展的,湍流激石,百轉千回,終究奔海。

    或許有些彎路,是以數百年,上千年的彎路,或許,有些錯誤,會用數萬人,數百萬人,甚至更多的人的犧牲才能彌補。

    但是中華文明是有這種自我糾正的慣性與決然的。

    歷史有沒有何夕,對大明朝很重要。歷史上有沒有何夕,對於中華文明,其實並不是太重要的。

    思想要比物質更重要。

    黃子澄只是天下人思想轉變的一個縮影而已,何



第六十五章知我者,君也  
相關:  明末求生記  靖天下  奮鬥在大明  大明雍王  明天子    寒門崛起  修羅武神  斗破蒼穹之無上之境  雷武  魔門敗類  
同類熱門 更多
我要做皇帝我要做皇帝
贅婿贅婿
盛唐神話盛唐神話
偷香偷香
新書小說
更多
斗羅之氣運點滿的近戰弓兵
驚封壺魚辣椒免費閱讀
四合院之開局一隻旅行青蛙
玄幻:開局一身無敵大招羅天
我和骨科大佬閃婚了
我靠寵妃系統當了秦始皇的國師
霸道少年調教日記
亮劍:讓你發展,你帶回一個師?
從葬帝星開始的女魔王
人在斗羅寫日記:女神倒追我
海賊:從製造小女帝開始世界征服
搜"大明公務員"
360搜"大明公務員"
語言選擇